English

浅议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

1999-02-12 来源:光明日报 木易 我有话说

21世纪,世界各国都将转入人力资源开发的新世纪。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人民勤劳、聪慧,是世界上最具人力资源开发意义的国家之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振兴,人民的富裕,关键要看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与否。

一方面,我们开发的人才为本国的发展服务,这是毫无疑义的。19世纪和20世纪的经济是一个自然资源的经济。多数产业的落户,既取决于所在地的自然资源,也取决于其所拥有的资本。这就形成了一个定势: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是富国,而缺乏自然资源的国家是穷国。但到了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情况就发生变化。天赋的自然资源已不再是竞争的主要要素,财力资源的可利用性也不再是竞争的主要要素了。真正成为比较优势唯一来源的是知识和技能。伴随着高科技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产业也将成为下个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点应成为国人的共识。

另一方面,我们开发的人才为世界发展服务。这在战略上同样有重大意义。世界人口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这些国家的劳动力日趋紧张,老年人腾出的工作岗位难以及时补充,从而影响经济的增长。而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就会愈益加重。为了不影响经济的发展,这些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富国将会调整移民政策,吸收外来劳动力。但是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他们不需要低素质的劳动力,而是需要训练有素,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又具有良好的素质,遵照“面向世界”的要求,通过有效开发,为国外提供部分高素质的劳动力,不但不会影响国内的经济发展,反而为减轻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另外,劳动力也和其他商品一样,也需要国家间的余缺调剂。这符合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劳动力在国家间流动的趋势。

我国经济在过去20年间得到了惊人的发展。但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这是因为,一是城市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正在从“小康”向“富裕”迈进,对现有企业生产的工业品需求趋向饱和;而对智力开发型、保健型和享受型消费品的需求却会大幅度增加。二是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生活虽正在从“温饱”向“小康”迈进,但由于受传统农业结构影响,收入增加缓慢,对工业品的有效需求也非常有限。如果仍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试图通过刺激国内工业品需求,来启动经济,成效不会很明显。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教育需求不断增加,智力开发产品供不应求、“教育不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能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必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是教育。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大批国内外有用的高素质人才首先取决于教育制度创新。改革过去特别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传统模式,重新构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已经成为多数城乡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点。但由于收入差距的扩大,他们对教育需求的层次也日趋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仍采用福利型的教育体制,一方面政府财政负担会越来越重,另一方面大众化的平均低消费也不能满足各层次居民的需求,严重地影响教育的发展。绝大多数产品已处于供求平衡或供大于求的状态,而教育仍处于严重“短缺”状态。因此,要改革现行的教育运营体制,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加快培育教育产业,建立由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体制,特别要扩大优势学校办学自主权,允许他们在符合办学标准的前提下按市场需要招收学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由政府管理为主转向市场监督为主。同时扩大居民消费教育产品的选择权,让不同收入的居民按自己需要确定市场消费。通过改革使教育从系统封闭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面向国内,“面向世界”,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党和政府则主要把好方向,实施监督,并对社会中的贫困者和弱者提供必要的教育福利。

其次是调整布局。人力资源开发有其本身的特殊性,开发者与被开发者的知识梯度越大,开发的效果越好。现行行政块块式的开发模式是在经济落后、城乡居民生活贫困、交通闭塞的条件下形成的,更多地考虑公平因素。一些农村人才缺乏也硬办教育,效果往往很差。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多数城市的人才优势、信息优势越来越明显,加之城乡交通的改善,城市与农村相比,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不言而喻。为充分发挥城市人力资源开发的优势,一方面要打破地域界限,允许农村居民和异地居民进优势城市接受教育,用市场经济规律淘汰一批低质量的学校和不够格的教师,将经费向优势学校倾斜,形成新的人力资源开发格局。另一方面政府要引导城乡居民,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子女的智力开发上去。如果青年一代智力水平很高,抢占了国内外的许多高薪岗位,那么即使以后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缓慢,民间的转移收入也会很高,居民生活也照样会相当舒适。同时,政府要大力投资优势城市的教育产业。发展教育产业一举三得,既培养人才,又推迟青年人就业时间,也创造教育就业岗位。

当然,人力资源开发从以计划为主转向从市场为主的运营机制,还会碰到许多困难。但只要认识统一,措施得力,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景必将是广阔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